旗袍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在本质上,也是一种艺术形式。在当下,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与责任去传承它。而恒庐美术馆也一直热衷于这样的事业——传播文化,普及艺术;让更多的人走进艺术,接近平凡生活里的美学体验。于是,我们策划了这样一场关于旗袍文化的大型美学分享会。
昨天下午2点的国大恒庐美术馆,迎来了旗袍美学达人——笑语,由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旗袍美学分享会。许多漂亮的旗袍姐姐们慕名而来,认真听笑语姐姐的讲解。
笑 语
毕业于浙江大学。杭州市文化娱乐品牌促进会副秘书长,杭州旗袍文化研究会会长、杭州旗袍沙龙创始人。2008年创立杭州旗袍沙龙、2014年笑语旗袍创始人;2012年——2013年“北山民国之夜”策划人、2014全国最美背影大赛策划人、2015年创立杭州旗袍文化研究会,2016中国杭州旗袍公益盛典策划人、2015温州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最佳人气奖和最佳创意奖获得者、2015年中国首部大型旗袍主题音乐剧“母亲的嫁衣”制作人、2016中国温州国际文荒创意博览会最佳创意奖、2016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最佳人气奖、2016年荣获杭州文博会“非遗传薪”奖。
一起来看看昨天精彩的现场吧!
附上一张笑语老师的美照~
现场到场的观众们热情满满,都是笑语老师和恒庐美术馆的铁杆粉丝。我们准备的50张椅子,座无虚席。
现场还有民国时尚画报《良友》100期人物封面展,以及晚清至民国古董旗袍展出。据布展人说,有许多人曾经在《良友》画报封面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民国姑娘。
笑语老师向观众提了一个问题——喜欢旗袍的人很多,旗袍为什么表现了东方女性的美,什么样的旗袍为美?这个问题引起了现场观众的踊跃回答。有人说旗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,也有人说旗袍有自己的民族特色,民族的才是世界的......而笑语老师则提到一句话,让小编记忆犹新——旗袍有一种淡化藩篱的力量。
笑语老师说道:“穿旗袍要表现中国女性的雍容,温婉,内敛,优雅,讲究意蕴,要有味道。拍旗袍照片时要与自然对话,还原本身的气质,做最真实的自己。一定要放松不造作,姿态造型要与年龄相称,与环境和谐,与意境相融。因为穿旗袍要给人带来约束,所以大家要学会端着,让心平静,修炼身心。当然,做真正的旗袍人一定要多了解,多学习,提升自己的素养,提高自己的气质,做一个践行生活美学的女人。”
这位“旗友”说:“对于旗袍,袢扣就是它的灵魂。每一颗扣子都仿佛凝结了制作者的种种心力和温柔。生活里我与许多姐妹们因旗袍而认识,因旗袍结缘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。”
旗袍上的袢扣~
而这位“旗友”说:“我的工作多是和男性打交道,在没接触旗袍以前我的穿衣风格偏向中性,说难听点,就是不像个女人。自从穿上旗袍后,我就发现自己有所改变了,同时它也收敛了我的性格。将旗袍的扣子一颗一颗扣好,心态便也随之沉静了下来。”
分享会过后,漂亮的旗袍姐姐们换上旗袍,在艺术韵味十足的天空之桥一起走秀、拍照。旗袍美人们一字排开,仿佛是从《良友》杂志封面上走出来一般,民国风情满满。
笑语老师领衔众多的旗袍姐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韵律感、温婉灵动的旗袍大秀。
现场的旗袍姐姐们的表现可以用“惊艳”来形容。她们让我们意识到,风韵不关乎年龄,也不关乎身材,而是一种热爱,一种气质。
现在穿旗袍的人虽然多了,但旗袍文化还是处于边缘化。不少人对表现旗袍的美还是有误区,有的比较张扬,有的追求表面的华丽,有的只为了单纯拍照,有的内心缺乏平静。穿上旗袍并不等于就是旗袍人,而是当我们穿上旗袍时就把文化穿在身上,体现了内在的感觉,让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旗袍人。
最后笑语老师说道:“我们现在做的事,就是为了百年后的人们不要一提到旗袍,总是想起民国时期那些风姿绰约、袅娜娉婷的名媛们。旗袍之美,美在温婉迷人,既内敛又不张扬,旗袍表现的是女人的灵动之美。我们穿着旗袍,要大大方方,要安安静静,要自然得体,享受旗袍带给我们的优雅与庄重。我能做的,就是与笔为伴,与旗袍为伍,没有宏伟的目标,期望更多的人跟我一样,因热爱而践行旗袍生活美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