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大•恒庐美术馆

兰竹写情——卢坤峰中国画精品展

发布时间: 2018-11-12

主办单位:

国大城市广场、杭州恒庐美术馆

承办单位:

国大·恒庐美术馆

策展人:

马其华、席挺军

展览时间:

2018/6/11—2018/7/25

展览地点:

国大城市广场3F/5F 国大·恒庐美术馆

艺术家简介:

卢坤峰1934-2018),山东平邑人。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,当代中国花鸟画的杰出代表、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、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主席、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、杭州国画院首席导师。卢坤峰先生也是著名的“恒庐五老”之一。

展览前言:

2018年的清明注定是一个令中国艺术界悲痛的日子,4月5日凌晨国内公认的国画大师、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、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主席卢坤峰先生因病离开了我们。“爸爸!儿子知道你是和宋徽宗、赵孟頫一起画画去了,来生再教我吧!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勇的一则微信在朋友圈极速传播,震动了整个艺坛。

卢坤峰先生1934年出生在山东贫苦人家,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(现中国美术学院),留校任教直至退休,一生为中国画创作和教学鞠躬尽瘁,教无所留,桃李满天下。其创作心得《墨兰说》是首部被中国美术学院定为中国画经典教材的著作,被业界公认为画兰花的最好的启蒙教材。卢坤峰先生对恒庐美术馆也关怀备至,恩宠有加。

2002年恒庐美术馆筹划之初,卢坤峰先生与童中焘、吴战垒、吴山明、金鉴才五位先生受邀担任恒庐的艺术指导,每月在恒庐谈文说艺,针贬时弊,一时间“恒庐五老”和“恒庐谈艺”成为杭州艺术界的热点。从“恒庐谈艺”又延伸到“恒庐讲堂”延续至今。因为与卢坤峰等先生经常见面,常听他们相互调侃:

“月饼的故事”说的是1961年中秋节,平生第一次吃月饼的卢坤峰和金鉴才凑齐五张月饼票,向同学借来五角钱,在清波门食品店买来五只月饼,为了享受这平生“第一吃”,还要有古人的传统仪式感,两人决定绕过半个西湖,专门来到平湖秋月边的孤山上,仰头望明月,分享美味。

“毛笔的故事”说的是读书时,因为家庭条件限制,纸笔都是贵重物品。而画工笔画对毛笔的要求非常高,“当时连饭都吃不饱,哪有钱买好的毛笔”,卢坤峰先生就等上海条件好的同学用旧毛笔扔掉后,去捡回来用剪刀一支一支的修剪好再用,有些实在要求太高的笔划处,旧毛笔无法用,就等下课后,借同学的笔来完成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卢坤峰先生的毕业创作“鹅”受到潘天寿先生高度评价,脱口赞说“坤峰是不可限量的”,并钦点留校任教。1972年卢坤峰与方增先合作的“毛竹丰收”被作为国礼赠送联合国悬挂于联合国大厅。

“莫道春早与春迟,万蕊千花总入诗。不信试看双寿鸟,凌风飞上最高枝”,敬爱的卢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,但是他的做人和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,后人当发奋,不辜负先生对我们的恩情。

展览海报.jpg